前言
市地重劃是政府取得土地做公共設施的方法,也是政府取得財源的工具之一。板橋江翠北側正是這樣的雀屏中選,原來有200坪的地主,在區段徵收後分回了剩下一半抵價地,政府幫您施作了公共設施-公園綠地在旁邊、馬路拓寬了、鄰路了;整體價值看似水漲船高,土地市場價值提昇了,但隱藏在細節裡面的竟然是繳不完的遺產稅!?
104年的當年的公告現值漲的驚人,原本25萬/坪,一次調高到50萬/坪;而老公也在當年離開她,隨之而來是一波一波的夢黶,淹沒著她不能喘息。申報遺產稅的那一刻她驚呆了,竟然要繳700多萬的稅額,怎麼這麼誇張的多…
原來是市地重劃拉長了期間,政府也預作準備,在每年一月份都調高該土地的公告現值,連續調高了幾次下來,漲一倍、甚至二倍根本不算什麼。但誰會認為這有什麼…,『我又不賣…』『漲不漲於我何干!』
問題來啦!
先生死亡那一年洽洽一次漲到最高點,經計算後先生所留不動產遺產,總額竟達8400萬之多,『我一點也感受不到土地漲價的喜悅』,生活費全靠老公留下來的存款,花完全部的現金繳完了遺產稅,『原本要拿路地抵繳,政府又不要』,念頭突然興起這樣的懷疑「政府有在照顧人民嗎?」。
要不是女兒還有上班,我真不知哪有勇氣活下去…
問了這8400的數字是怎麼來的;原來是用200坪乘以調高後的公告現值得來,只是市地重劃後,發還回來的土地沒有這麼多,還要做公共建設不是嗎?帶著疑問,滿腦子的困惑,即便不甘,也只能咬牙『拚了』…畢竟生活總是要走下去。面對著崎嶇的前頭,告訴自已『唯有正向、樂觀、接受不抱怨…』,才有走下去的意志。
原來政府也會犯錯
熬過混亂的二年,走過生命的黑點,經歷自已精神上的黑暗;土地也重劃好了,三不五十走過分回來的方整土地-人家說它叫抵費地』。若不是代書的雞婆,重新計算分回來的土地價值,我一點也不相信政府會騙人。這天大的消息告知的那一刻, 再也按耐不住心裡的咆哮,「我一定要大聲發洩…○X#…」『分回來的土地價值公告現值竟然只有4200萬…』;二年前遺產稅爭執了老半天,好說歹說…怎麼樣都不行,最後用8400萬來課稅;二年後的今天,卻只分回來4200萬的價值。這不是強盜政府嗎?要嘛!當初應該要用4200萬來課遺產稅吧!
提醒與預備。資產健檢的觀念在這裡超級實用。台灣市區的房地公告現值約莫都以15%的漲幅走勢,然而 以上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外,『漲太多了』。這個故事有二個不個預測、當然也不能規劃,第一個是死亡的時點;第二個不可知的是政府的重劃完成期日。這樣的不可抗力,卻要當事人承擔這樣的後果,實在不公平,這或許可以走行政救濟吧!但那二年 的辛苦與折磨著實累人。
只是相信政府在規劃之初,應該也沒有設想這麼多吧!更何況,政府各單位各行其事,地政局管地價、國稅局管遺產稅;誰理納稅義務人的心酸與痛苦。
每年定期都要檢視一下自已的資產水位;進而計算一下可能會有的稅賦。
問問自已準備好了嗎?繼承人有能力處理嗎?又或者子女、親人繼承的不是財產,而是原本可以避免的夢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