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. 自己資產規劃好,百年傳承沒煩惱

大河不動產經紀整合行銷有限公司代書部門及房仲部門,同時也與保險公司合作;主要處理客戶資產的傳承與活化資產。隨著時代的日益精進,資產如何用在自己的身上,變成一項重大需求,這幾年相繼產出「病人自主權利法」「意定監護」等強調「自主性」的法令,近者『以房養老』『安養信託』也因應而生。

大河的業務主軸是『資產健檢』。那『資產健檢』在健檢什麼呢?     

一、活化資產

在不動產的客戶中,蠻大比例「有資產,沒現金」的窘境,最多的例子發生在繼承的案件上。共有人共有土地有人要賣,有人不賣;有人要賣1000萬、卻有人堅持沒有5000萬不賣。於是『共有物分割』是一個解套。大河的房仲部門同時也是資產活化的重要推手。

民法第1151條是一個緊箍咒,「繼承人有數人時,在分割遺產前,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」,再若子女意見不合,資產就一定卡住。資產從麵粉變麵包都來不及了,豈能令其零散、閒置、不聞不問、甚至荒廢毀棄!皆因不動產的處理有一定的門檻。活化與運用資產價值:只有理解『它』未來何去何從!自然就有去處:或許『它』是土地、店面、老宅。注入資源,將資產活化變成活水源頭。『狀況解』是大河的一個解法,帶著經驗引領客戶『預防解』不是更美妙。

二、創造現金流

活化資產以後,會(能)產出的現金是『資產健檢』的第二個階段。引進「現金流」的產品與服務,對資產者來說,有些時候,會比累積資產更重要。眼下60歲至80歲以上的長者,通常節儉,捨不得花錢,於是「縮衣節食」

是這一群長者常見的『使用金錢的看法』;『花老本』用掉一元少一塊;若有了每個月源源不斷的收入,長者花起錢來也會比較自在且安心。創造現金流的方法,在不動產有套房或店面收租…;異業結合產生穩健收益型的現金流產品,「動產」的選項更多,也會是大河幫客戶創造現金流的選擇。

三、安養信託

隨著世代變遷與觀念更新。將資產用在自己的身上,若有剩餘才分配、傳承給下一代;資產掌握在資產者自己手上,事先設計一旦有了「萬一」,例如:失智、失能時,資產真正用在自己身上;既不求人、也不會造成子女的負擔。『信託』運用在客戶身上既有滿足自主權,完成照護、安養的目的,同時也可以在傳富的路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尤其是『遺囑信託』的規劃真的是從墳墓裡伸出來的那一隻手,安排妥適不令子女「懶惰」「不努力了」。

四、圓滿傳承

資產者努力拚搏一生,總有見上帝的一天。累積的財富如何『傳承』?則是資產者一定會面對的問題與需求。長期辦理繼承案件,十之八九涉及分配不公或意見不合。『老爸在您創業的時候(結婚時)已經給您了500萬,當然遺產分配時要扣除』『老媽生病期間的錢怎麼都不見了,我要告侵佔』『辦個繼承 印章二、三十顆,再等弟弟從美國回來,怎划得來』『夫妻生活習慣迥異,財產分配認知不同』『婆媳不合,擔心老媽日後沒人照顧』………

綜上,於是『圓滿』!?『家和萬事興』考驗著資產者的智慧,更是大河推動『資產健檢』的理想目標,大河將對『法』『理』的運用植入家庭,避免子女因『感情牽絆』、『感覺不爽』致嫌隙無解、溝通不良導致爭議、紛爭,甚者訴訟。『居家戒訟爭、訟者終兇』。…「遺囑侵害特留分」「信託財產變形成受益權」「女婿可以繼承我的財產嗎?」「小倆口吵翻天鬧離婚 我當初買給女兒的房子怎麼辦!」

五、預留稅源

資產長大到一定的程度,就會面臨到稅賦的問題。遺產總額近2000萬,超過的部份,就有10%的遺產稅。帶著對資產的明白,進一步預先計算,『我要繳多少稅!』『繳稅的錢從哪裡來?夠嗎?』。同時一併解決『我的資產是「生前給」的好呢!還是「百年以後」再給子女呢!?』的困擾。

以上五點是大河『資產健檢』的面向。每一個議題都伴隨著『狀況解』與『預防解』的經驗值在裡面。事先做好規劃與溝通,將是資產者很重要的一件事。在自己尚可以做主、自主的前提下做好傳承、分配與照顧想照顧的人。畢竟『事後的處理成本遠遠高於事前的預防』『預見問題,比處理問題重要』『您的不決定 也是一種決定』

返回頂端